close

 

 

一直覺得台灣的食品都很愛加一堆食品添加物,
飲料 常看到乳化劑、香料...
豆干、起司類產品常看到各式各樣的防腐劑
蜜餞最常見的就是 食用色素
口香糖 現在最流行的無糖口香糖,更是加了一堆有的沒有的添加物

所以我一直很疑惑
真的有必要加這些嗎?

所以我每次買東西,都會看全成分
(如果真的是全成分的話....
很可悲吧!
我甚至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食品包裝上列的成分,
是不是就是全部的成分,為什麼會這樣呢?
大家去現在各大購物網站,隨便點開幾個食物,
就知道我說甚麼了?
某些食物在實體通路包裝上明明就有列示該項食品有防腐劑,
但網站上的全成分卻沒有列,
有些食物,明明就明顯地有添加色素,
但成分上卻只有兩三樣主成分,
是只有台灣這樣?還是世界各國都這樣?
連這種吃下肚子的東西,都可以管理的這麼散漫,
要人們還可以相信甚麼?)


-->老實說,我一直覺得台灣對消費者食品安全的把關,
一直都做得不夠,我每次看到市面上琳琅滿目一堆加了莫名其妙添加物的飲料,
堂而皇之地擺在超商飲料架販售,就會覺得消費者真的很可憐,
要被慢性毒害,而這些偏偏又都得長年累月累積,
等那些化學物長年累積在身體裡,真的生病了,也找不到該負責的。

隨便舉個例:口香糖好了,
翻遍超商口香糖,幾乎清一色無糖,
加了一堆代糖,還有一些看不懂的化學物質,
然後再順便加個光澤劑或者防腐劑,
一般消費者一般都不會看的,
因為覺得敢拿出來賣的應該就是有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
卻不知自己每天吃下了多少化學物品。

我自己每次買東西,就會看食品成分說明:

像是北海鱈魚香絲,沒加一堆有的沒的添加物,
東西還是很好用,保存期限也沒短到哪去,
口感還打敗其他品牌的鱈魚香絲

肉乾
除了一些門市現做的肉乾以外,
其他的品牌,你隨便買,都一定會有防腐劑,
對了,馥御肉乾沒有防腐劑,但卻還是堅持要加色素><
我每次買的時候,都在想,甚麼時候它可以不要加嗎?
加那些有的沒的東西,就像看醫生,醫生每次都開十幾顆要一樣,
以前不管三七二十一開藥都一定開胃藥,最近才因為健保不給付,不開這一味了,
是在買保險嗎?多吃幾顆,不管是吃到哪一顆有效,反正吃了就會好了><

是這樣嗎?
那麼把一堆莫名其妙的添加入吃進肚的我們,
豈不是很倒楣,慢慢的累積毒素,等待病變?

為什麼有產品可以不用加那堆有的沒有的東西,
做出來的東西沒差別,那為什麼還加?

這次起雲劑出事 廠商可以馬上出一批新的沒加起雲劑的商品
那是表示這些有的沒的添加物都是非必要,可是卻被我們天天吃下肚的東西嗎?
真想請廠商也想請政府給個解釋><...

好像每次都是這樣,所有的流程我都預期了,
每次的循環都是這樣:

出事-->媒體狂追-->政府手忙腳亂-->媒體砲轟-->政府開始手忙腳亂的處理-->媒體繼續砲轟-->政府亡羊補牢,修法or某些因應措施 -->  下一次出事(請在跳回最前面)

(不過,這次的事件,處理的速度算快,對應的措施也算是OK的,
雖然運作的過程中,難免還是多少有進行修正,但我還是覺得應該稍微稱讚一下。)

不過,像這樣每次出事情,哪裡有洞就補個洞,
現在塑化劑出問題,所以就開始檢討該列管的塑化劑,
食品添加物只有塑化劑嗎?因為這次出事是塑化劑,所以檢討怎麼改善?
為什麼不會舉一反三,把該檢討的一併拿出來討論呢?

每次出事,人民受到的傷害,有的可以彌補,有的卻不行呀!
是人民的命不值錢?還是政府怎麼了?

民間企業要賺錢,所下的決策方針還有規劃都是整體考量有前瞻性的。
而政府呢?
每年就是會有人民繳納血汗錢進國庫,
所以,每年只要提跟去年一樣的企劃,把預算消化掉,
這樣就盡到人民公僕的責任了是嗎?

再來,就是說說我們信賴的大食品企業們,
這次多數都以受害者自居,
這樣讓想到幾年前在百貨公司購買瑪迪芙粉刺水的事件,
瑪迪芙粉刺水暴發違法添加抗生素,
第二天消費者要去百貨公司退貨,卻已經找不到該專櫃,
消費者想退貨,百貨公司卻說要出示發票證明才受理,
當時有找到簽單的我,也沒辦法退,因為X越說一定要發票才行,
即使我當時憑著簽單上的日期時間都查到當年的銷貨單,也有了櫃位編號了,
卻還是退費無門,那時候真的有小蝦米碰上大鯨魚的感覺,
但,這個事件可能是因為影響的範圍不夠大,
所以也沒引起輿論,所以最後只能靠我自己向消基會投訴,
行文到X越百貨,後來才獲得百貨公司照價賠償...

看完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消費者很弱勢呢?
如果是像沒像塑化劑事件鬧得那麼大,新聞沒有追追追,怎麼會有人主動處理?
今天消費者就是覺得百貨公司的東西是有一定品質的(大廠牌的東西是有品質的)
所以才花比較貴的錢去買,可是一旦出事,
還得出示n年前的發票(最好是所有的人把從出生到現在所有的發票都留著啦!)
才肯退還貨款(請注意,還只有退貨款喔!這種有問題的商品,對你造成的傷害,人家是不賠的)
塑化劑也是,現在看到那些大公司在喊冤,說自己是受害者,
我都很想跟他們說,拜託,真的受害者是把這些東西吃下肚的人吧!
你們這種大廠,買原料回去用,難道都沒有一套檢驗的制度嗎?
矇著眼睛就用下去,現在出事了,只需要無條件接受退貨,就是負責任的表現嗎?
有問題的東西,無條件接受退貨本來就是應該的,
因為退貨造成的損失,而自認為是此事件的受害者,在我看來,還真的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受害的消費者沒有提出傷害賠償,就已經很善良了,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應該要自己趕緊主動的檢討未來產品加工使用的上游產品如何確保品質,
不會再成為下一個自己口中的受害者(如果你們真的還是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ristie 的頭像
    christie

    享受人生的每一份感動,就是幸福

    christ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